“虚拟专线”连异地:二层组网的那些事儿
来源: | 作者: 北京派网软件有限公司 | 发布时间 : 2025-01-17 | 64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“详解iVAN”系列之二

写在最前

本文是“详解iWAN”系列文章的第二篇。


上一篇文章中,小派向大家介绍了SD-WAN,并讲解了Panabit自研隧道协议iWAN的重点应用场景。


 前文回顾还在用传统VPN?一文带你读懂SD-WAN


今天呢,我们要聊聊iWAN近期发布的新功能——二层组网

图片


相比起三层组网,iWAN的二层组网在很多场景下都有着独特的优势,但说到二层组网,不少小伙伴可能还是觉得有些抽象。别担心,今天小派就来带大家详细拆解,看看它到底都有哪些能力。


同样是组网,iWAN二层有何不同


前面我们也提到,广域网的首要问题,就是如何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节点连接起来。

图片


简单来说,iWAN二层组网,就是用iWAN隧道在异地之间拉一根“虚拟专线”,让两边可以像局域网一样通信。


二层组网 VS 三层组网


但这时候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:原来的iWAN、IPsec等三层组网方式不是也能解决异地互联的问题吗?为什么还要搞二层?


我们这里说的二层和三层指的是OSI七层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。

图片


三层组网的工作原理,是基于IP地址进行路由转发,强调“地址找人”;而二层组网则是基于MAC地址进行寻址,强调“直接连通”。


虽然听起来好像差别不大,三层组网也确实能满足绝大多数异地连接的需求,但在实际应用中,三层的“身份”还是会有一些局限:


例如,三层组网需要规划路由和IP地址,复杂度较高;而二层组网更“傻瓜”,直接把异地设备“拉”到一个局域网内,配置更省心。


又如,如果两端网络需要相同的IP段(比如两个分支点的网段重叠),三层组网会引发IP冲突,而二层组网则不用担心这个问题。

图片


下面是二层组网与三层组网的详细对比:

图片


iWAN二层组网


当然,我们不是说非要争个孰优孰劣,二层组网并不能取代三层组网,而是可以作为三层组网的补充,为需要更灵活和更透明的场景提供选择。


iWAN二层组网的原理其实很简单,即,在三层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二层网络隧道(iWAN),从而实现跨三层、跨地域的二层网络互联。


在二层组网中,我们可以把iWAN服务端看做是一台虚拟的L2交换机,基于MAC地址寻址转发,实现异地终端的二层网络交换。

图片


总的来说,三个关键词就能总结它的核心特点:

成本更低:

不用额外拉物理线路,省下了专线成本,且易于扩展

VLAN支持:

能保持二层网络的VLAN特性,实现安全隔离

透明直连:

组网更直接,无需担心IP地址等高层协议的问题


如果用一句话总结,那就是:用更简单的方式,实现了更强大的异地二层互联能力!


iWAN二层组网怎么用?


理论讲完了,接下来,我们通过几个典型场景,看看它有哪些用武之地。


总分直连互通


首先当然是总分互联了,关于这部分上面其实已经讲了很多,这里不再赘述。总之,通过iWAN二层组网,总部与各分支间的业务访问就像在同一局域网内一样方便。


二层专线备份


iWAN二层组网的一大优势,在于其能够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专线备份解决方案。


还是那句话,业务线就是生命线。很多用户投入重金,为关键业务铺设了专线,但专线一旦出问题,修复起来慢,业务恢复也跟不上节奏。因此,需要至少有一条备用线路,让业务不中断。


所谓备用线路,就和备胎一样,平时用不上,只有主线路down掉的情况下才能派上用场。本来专线就已经很贵了,相信没有太多人会再花同样的价钱再买一条平时不用的线路(不差钱请忽略)。

图片


这里小派先简单科普一下,从协议栈的角度来看,专线大致可以分为二层专线和三层专线。三层专线一般指MPLS VPN,这个比较高端。我们一般说的专线,大部分还是指二层专线。


二层专线相当于运营商提供了一条异地间的“虚拟网线”,直接将两地设备拉进同一个局域网。


这个描述是不是和iWAN二层组网的描述很类似?没错,正是基于这样的特性,iWAN能够成为二层专线备份的理想选择。

图片

已有二层专线(如MSTP等)的用户,无需对现有网络架构进行大改动,通过iWAN建立虚拟二层隧道,无缝兼容现有专线

无论是光纤、ADSL,还是4G/5G无线网络,都能作为备份通道灵活切换,低成本实现备份

原专线出现故障时,迅速切换到iWAN备份线路,确保业务不中断


通过iWAN二层组网,能够实现更具性价比的专线备份,特别适合那些已经部署了专线,却又为备线而发愁的用户。


其他场景


除了总分直连和专线备份,iWAN二层组网还能解锁更多场景:

特定业务支持

针对某些依赖二层通信的特定业务,满足其异地组网需求,如部分工控系统、视频会议、视频监控等

数据中心互联

在数据中心之间建立大二层网络,达到类似VxLAN的效果

灵活适配各类网络需求

与iWAN三层组网互为补充,在面对复杂的混合网络场景时,提供更加灵活的解决方案


结语


为了让大家理解得更直观,我们最后再把iWAN二层组网和其他技术简要对比一下:

PK 传统专线:

无需额外拉线,费用更低,且扩展能力和灵活性更强

PK 三层组网:

保留VLAN等二层特性,减少复杂路由配置,组网更透明

PK 其他二层VPN:

基于自研隧道协议,传输效率更高,同时支持SaaS云平台集中管理,维护起来省时省力


总之,iWAN二层组网带来的,不只是一条“虚拟专线”,而是一种更自由、更高效的网络连接方式。


下一篇文章,小派将带大家了解iWAN的另一项进阶能力——分段路由,记得关注,敬请期待哦!